热衷于制作丁琴的岱依族小伙子杨尹广

热衷于制作丁琴的岱依族小伙子杨尹广 hinh anh 1热衷于制作丁琴的岱依族小伙子杨尹广。图自越南之声
据《越南之声》作为熟练木匠和一家木材厂的厂主, 1992年出生的凉山省北山县北琼乡岱依族小伙子杨尹广却对与滩伦歌密不可分的独特乐器——丁琴有着一种特别的爱。近些年来,杨尹广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制作木料、金属等不同材料的丁琴。怀着对滩伦歌和丁琴的痴迷,这位岱依族小伙子为维护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价值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为了制作能满足自己要求的丁琴,多年前,杨尹广不顾路途遥远亲自到高平省了解丁琴的做法,同时寻找葫芦种子回来种植。干葫芦是制作丁琴的重要原料。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日久形成的独创性,杨尹广用干葫芦、木头、铜等多种不同的材料,精心制作出雕琢精致的丁琴。杨尹广分享说:“我学唱滩伦歌,因此我自己想,要继承家传的木匠手艺,制作更多丁琴。制作出适合不同演唱者的丁琴就是我的爱好。以前,村里老人去唱滩伦歌时常带着铜制丁琴,于是我回家也拿着老人的槟榔管子做琴身,因为铜制琴身发出的声音非常好听”。

除了做新琴,杨尹广也擅长修旧琴和古琴。人民艺术家赵水仙、春百,优秀艺术家阮文寿等滩伦歌前辈经常登门,请他修理古丁琴。中国广东、广西和北京的客户也上门订购丁琴。修理和复原铜制丁琴成为了杨尹广独有的“名片”。杨尹广说:“平均一年,我厂生产约100把丁琴,包括礼仪琴、文艺表演琴、礼品琴等种类,远近客户都有。实际上,滩伦歌目前发展很好,包括新滩伦、古滩伦和歌筹,都使用丁琴。关于礼仪琴,我有自己的制作方法和发展方向”。
热衷于制作丁琴的岱依族小伙子杨尹广 hinh anh 2热衷于制作丁琴的岱依族小伙子杨尹广。图自越南之声
近年来,凉山省北山、平嘉、文官等县也在学校和乡村积极推广唱滩伦、弹丁琴活动。这让杨尹广的订单越来越多,其木材厂经常通宵生产和修理。

工作虽然忙,杨尹广仍积极参加琼山滩伦丁琴俱乐部的活动,并向儿童传授技艺。这不难理解,因为杨尹广毕业于越北文化艺术高等学校,从事省内外社区旅游文艺活动已有10多年时间。杨尹广的热情参加和服务为当地滩伦丁琴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凉山省北山县北琼乡人委会副主席杨尹俊评价说:“在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杨尹广的传授下,琼山俱乐部吸引了从老年人、中年人到学生的学员来学习、继承前辈的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特色和发展社区旅游”。

怀着对滩伦歌和丁琴的热爱,杨尹广正为维护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价值贡献力量。他的木材厂生产的丁琴现身多场科学研讨会,跟随艺术家们参加国内外演出,让极具岱依族和侬族文化特色的滩伦歌声和丁琴声永远融入越南民族文化的长河中。(越通社/民族与山区画报)

相关信息

黑色粽子——春节的香味

黑色粽子是越南北部山区岱依族同胞在春节期间供奉祖先的祭品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黑色粽子用手包裹,长约30厘米、直径6-7厘米,使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其形状为圆形。


保护岱依族文化的琼山旅游村

谅山省北山县琼山乡琼山民俗旅游村距谅山市中心以约80公里(沿着1B国道)。这里居民的日常生活主要在颇具岱依族文化特色的高脚屋下进行。


北件省岱依族小伙的创业故事

24岁的岱依族小伙子陈文平成为了北件省柏松县杨枫乡青年人和乡民以家庭园林经济模式克服困难、发展经济的好榜样。


岱依族“天会礼仪”

“天会礼仪”(Lẩu Then,又称上天礼仪)是越南北部山区岱依族信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宗教礼仪。


岱依族同胞搞起民宿旅游

社区生态旅游(民宿旅游homestay)已在越南北江省山洞县安乐乡流行起来,而且被人们所熟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