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申英秀祝贺老挝与柬埔寨两国在消除沙眼病上所取得的成功,并表示为消除该疾病所付出的金钱和努力均有助于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申英秀表示,沙眼病被认为是一种“贫穷病”,人们不注意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无良好的卫生习惯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柬埔寨与老挝分别于上世纪90年代和70年代流行该疾病。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潜伏期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
附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
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对沙眼病人应积极治疗,并注意水源清洁。(越通社/民族与山区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