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长流村遗产推向世界

将长流村遗产推向世界 hinh anh 1《皇华使程图》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授证仪式。图自《人民军队报》

虽然总面积仅为362公顷,但河静省甘露县金双长乡长流村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亚太地区的两项文献遗产,分别是福江学校木版和《皇华使程图》。

福江学校木版显示了教育对朝廷、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先前共有3000面用黄柿木制成的木刻板,用于印刷汉字及喃字,服务后黎朝末期的教育、科举和人才选录。这些木刻板由河静省阮辉家族制作并保管。经过历史的变迁和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目前仅剩下383件,其均用珍贵木材做成,长25-30厘米、宽15-18厘米、厚1-2厘米。木板上精心雕刻着隶书、草书、简字、古字等。这是越南一些家族仍保留着关于教育的最古老木板。

《皇华使程图》由住在长流村的阮辉氏家族(今位于河静省干禄县长绿乡)世代流传和保藏。《皇华使程图》由阮辉家族中第10代人阮辉莹(1713-1789)探花记载18世纪越南使者到中国的所见所闻。探花阮辉莹是黎-郑朝的官员。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教育家,对18世纪越中两国外交活动做出巨大贡献。

由阮辉莹编辑、校订和注释的《皇华使程图》用手撰写,是现存的唯一版本,长30cm、宽20cm、厚2cm,使用越南宣纸印刷。其内容是把从镇南关到北京的使程画出来,其中有山水风景、使节团与政府和人民的社交活动、名胜古迹、使程的考察等。《皇华使程图》讲述的是十八世纪中越南与中国开展的外交活动之一,具体讲述了越南使者到中国的所见所闻,体现亚太地区各国之间的交流。

除了福江学校木版和《皇华使程图》,长流村还有另一项珍贵遗产,即汉南遗产集。收藏品包括173份文献,分布在长流村14个宗祠、村亭和8个私家(从17 世纪末至 20 世纪中叶)。这是长流村在历史文化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文献,如册封、横幅、对联、家谱、祭文和古籍。值得关注的是,在古籍中,有阮辉炯于1775-1785年编纂的《广顺道史集》,记载了越南对黄沙和长沙群岛的主权。

金双长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国山表示,《皇华使程图》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肯定了阮辉氏族在国家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2021年,河静省人民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工程项目申报世界文献遗产。今后,河静省将印刷更多《皇华使程图》书籍,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这本书籍的认识。(越通社/民族与山区画报)

相关信息

UNESCO启动河内创新城市绘画比赛

6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ECO)驻越南代表处启动了题为“河内是……”的绘画比赛,呼吁年轻艺术家通过有关河内的作品共同推介由UNSECO于2019年授予“河内—创新城市”的称号。


UNESCO传播鼓舞人心励志故事 提高女子受教育水平

8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越代表处通知启动#KeepingGirlsinthePicture -“打造女童身处其中的未来画面”的运动,呼吁社会分享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继续上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