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长沙海域上的“活界碑”

黄沙长沙海域上的“活界碑” hinh anh 1 长沙海军战士。图自互联网 

今年42岁的邓廷苏越已从事水产捕捞25年。对他来说,黄沙长沙渔场就像亲骨肉一样。除了恶劣天气的日子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出海捕捞。


岘港市山茶郡渔民 邓廷苏越:“我每个月都出海谋生,黄沙长沙就是我们多年来的传统渔场,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


黄沙和长沙是中部地区乃至越南全国渔民们多年来的传统渔场。坚持在那里靠海谋生就是渔民们为捍卫国家神圣海洋岛屿主权奉献一份力量的一种方式。


广义省得普县渔民   陈智心:“我们祖先以前就在黄沙长沙渔场进行捕捞作业, 现在就轮到我们继承这个传统。当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时,我们可随时联系海警和鱼检力量。”


现在,渔民不再孤身前行,而组团一起出海进行捕捞。这样以来,不仅捕捞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他们也可以互相照应。


除了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和主张外,在黄沙长沙海域进行捕捞作业的渔民既为家庭乃至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又还为打击侵犯国家领土主权的违法行为作出积极贡献。


岘港市边防部队指挥部副政委  阮清水:“渔民们向我们边防部队提供很宝贵的信息,其有助于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每一个出海捕捞的渔民就是越南海域上的一尊‘活界碑’。”


种种困难和危机永远挡不住中部地区渔民出海捕捞的决心。每天一艘接着一艘渔船陆续出港,在国家传统海域上维持正常捕捞作业。可以说,渔民们就是昼夜不休捍卫祖国神圣海洋岛屿主权的‘活界碑’。(民族与山区画报)

相关信息

长沙——祖国平易而神圣的浪尖之地

庆和省长沙岛县四周为海,尽管这里远离陆地,但岛县上历代部队和人民已越过种种困难,昼夜坚守,牢牢维护祖国神圣的海洋与岛屿主权。他们已经和正在一起携手把长沙建设成为日益富裕、美丽和强大的岛县。平易而神圣的长沙就是江山之灵魂,祖国许多儿女已在这里献出其汗水和鲜血。


鬼鹿角礁海战30周年:鬼鹿角礁精神和气魄时代相传

越南国家大学下属的社会科学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小学新教育计划历史课程教材总主编范红纵教授至此鬼鹿角礁海战30周年(1988.3.14—2018.3.14)之际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鬼鹿角礁海战将被纳入中学教学课程。鬼鹿角礁上64名战士在双方力量不均衡的一场战争中为努力抵抗侵略者,维护祖国神圣的海洋岛屿主权而英勇牺牲的精神和气魄将时代相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