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越南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越南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发牌唱曲艺术。(图片来源:越通社)
发牌唱曲艺术。(图片来源:越通社)

一、越南顺化宫廷雅乐

顺化宫廷雅乐是越南宫廷精品音乐,于2003年11月7日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越南的首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顺化雅乐时指出:“越南雅乐是一种“高雅音乐”。雅乐在每年各种例行的典 礼、丧葬、官方礼宾等特别仪式上都有演奏。在越南丰富的音乐形式中,只有雅乐具有全国性。

二、西原锣钲文化空间

西原锣钲文化空间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铜锣文化空间覆盖了西原地区昆嵩、嘉莱、得乐、得农和林同5省。此种独特的文化类型的主人是属于南亚语系(Austro-Asian)和其他南岛语系(Austronesian),生活在越南中部高原地区的十七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主要信仰来源于对祖先的祭拜、萨满教和万物有灵信仰。这些信仰与日常生活和季节周期紧密相关,并组成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锣钲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中被认为是人类、神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间交流的桥梁。每一个锣钲都有一位神灵保佑。锣钲越古老,神权就越大并且很灵。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面锣或钲,有的家庭甚至有几面。锣钲是家庭财富的象征,也是确认家族威望高低的标志。锣钲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的护卫者。

三、北宁官贺民歌

北宁官贺民歌。(图片来源:越通社)
北宁官贺民歌。(图片来源:越通社)


北宁官贺民歌是越南辽阔的北部平原最具有特色的民歌调子,是越南民歌宝库中旋律最丰富、婉折、抒情的一种民歌体门类。官贺民歌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官贺已经成为连接旅居捷克京北人以及当地越南人社群的的桥梁纽带。官贺俱乐部的活动一方面提高旅捷越南侨胞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有助于为他们的子孙后代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四、歌筹

歌筹是越南的一种高雅民间艺术门类,于15世纪兴起,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一种特殊的音乐类型,对越南北部平原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经历了历史的沉浮兴衰,但筹歌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在越南文化和国内外游客心中是一门有着独特价值的艺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10月1日将歌筹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喠圣(扶董天王)庙会

喠圣庙会是纪念越南民间信仰“四圣不死”中的荣圣的盛大庙会。其也是越南北部三角洲独一无二的盛会。每年,荣圣庙会在河内和河内附近地不同地方举行,其中的两个重要地点是,荣圣飞回上天之地的朔庙(于农历正月初6至初8举行)和荣圣出生地的罘董庙(于农历4月初8至初9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11月16日正式将嘉林县罘董庙和朔山县朔庙的荣圣庙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扶董天王庙会(Hội Gióng)于2010年11月1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六、富寿省春曲

富寿省春曲。(图片来源:越通社)
富寿省春曲。(图片来源:越通社)


2011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越南富寿省的春曲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曲原是祖地富寿省各乡村每年春天庙会在祠堂大院演出的民间歌曲,因此称为春曲,是一种包含音乐、唱歌和舞蹈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 据传说、历史、考古以及社会等研究资料,诸多学者和研究家认为春曲起源于雄王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这表明其是永垂不朽的。 春曲本身包含着不同的文化信仰层次,与丘陵地带各演唱仪式、风俗和北部三角洲城隍信仰、地灵信仰、繁殖信仰、祭祀祖先信仰以及祭祀民族英雄信仰等有所不 同。 春曲是在每年春天农历正月和二月一些固定的日子演出。

2017年12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已正式将春曲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删除,将其列入《人类给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雄王祭祀信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12月6日将“雄王祭祀信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雄王祭祀信仰是悠久并与祭祀祖先息息相关的民间礼仪,是越南人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礼仪。雄王忌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在富寿省举行。

“雄王祭祀信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越南富寿省人民乃至越南全国人民和旅居国外越南侨胞来说是巨大的荣幸。因此,富寿省一直在努力保存和弘扬上述文化遗产。

八、南部才子弹唱

才子弹唱是富有越南南部民间特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一百多年前,起源于礼乐、顺化宫庭雅乐和民间文学的越南南部才子弹唱,正式走上了艺术舞台。其后,才子弹唱艺术日益丰富多彩,表现越南九龙江平原居民的心声、感情与劳动生活,并成为越南宝贵的传统音乐类型,成为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才子弹唱的独特之处是即兴演出,类似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在才子弹唱的创作和表演中,艺人根据传统曲调,随兴填词、演唱,具有强烈个人风格。 才子弹唱与礼乐、摇篮曲、号子、皮影戏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等越南南部文化,是越南祖先南下开疆拓士时期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才子弹唱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12月5日将才子弹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乂静喻唱

乂静喻唱。(图片来源:越通社)
乂静喻唱。(图片来源:越通社)


乂静喻唱(Vi Giam)民歌是在越南中部义安和河静省广泛流传的一种民歌表演形式,于2014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喻唱民歌是数百年前在越南河静省形成和流传下来的清唱演唱形式,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哼唱。其韵律协调、意蕴深长、感动人心、易背、易学、易唱,并且带有浓郁的当地文化特色。乂静喻唱民歌在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一起唱喻唱民歌时可以互相交流、加强团结。喻唱民歌不仅在河静省百姓文化精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还是该省富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充分表达人民思想、感情及加强团结等方面的内容。

十、拔河比赛和比赛仪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2月正式将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和韩国四国的 “拔河比赛和比赛仪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拔河作为祈愿丰收的一种农耕游戏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广泛流行。在越南,拔河比赛往往在庙会期间举行,吸引众多群众参与。拔河比赛和仪式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系列标准,包括能够扩大其影响、社会实践、保护措施等。

十一、三府祀母信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6年12月1日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决定把越南三府祀母信仰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长期以来,越南人对诸位圣母充满信心,并将其视为精神支柱。每月初一和十五,很多老百姓都喜欢去寺庙烧香,为自己和亲人祈求幸福平安、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以前,祀母信仰与农民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农户祈求万物生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心愿。久而久之,不只是农民们而其他阶层人民也通过祀母信仰寄托自己健康、财富和运气的愿望。现在,祭拜圣母和祈福成为了越南民族的传统美德。

越南人把自然界分为四区,由四位圣母分管。上天母管天,上林母管山林,地仙母管平原和水母管江河。越南人所供奉的神圣大部分都是对国有功的历史人物或传奇人物。其中,少数民族占大比重。

除了供奉仪式和庙会之外,朝文曲、跳神等文化艺术价值也是起源于祀母信仰的。其中,跳神是一种独特的信仰形式,目的是恭请诸位圣母附体显灵,向观礼群众送财禄。

十二、中部发牌唱曲艺术

越南中部发牌唱曲艺术充分满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要求。具体是,发牌唱曲艺术是乡村社区重要的文化活动,满足社区娱乐及欣赏艺术的需求。发牌唱曲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一堂道德课,体现爱国之情,弘扬社区的团结并分享人民的生活经验。

发牌唱曲艺术于2017年12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越通社民族与山区画报)

推荐

外国游客参观位于胡志明市第三郡第五坊阮廷炤街287/70号的国家级历史遗迹——“1968年戊申年春节西贡特工突袭独立宫所用的武器藏匿地下室”

追寻西贡特工的足迹

在南方革命最艰难、最困苦、最激烈的岁月里,西贡特工部队因屡建奇功而被人们反复提起。尽管50年已经过去了,但那段辉煌岁月的印记,至今仍在胡志明市的许多地方得到保留。

长山司令部470师原师长、劳动英雄黎春伯回忆道 “卧薪尝胆”的岁月、取得的各战功和1976丙辰年春节。

对1975年春天大捷后第一个春节的回忆

在这个四月,历史见证人和老一辈革命干部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1975年春天大后第一个春节的回忆。尽管半个世纪已过去,但当谈及那段峥嵘岁月,那些战斗取得胜利和欢乐的时光,所有的情感仿佛依旧鲜活如昨。

安沛市一角。图自越通社

国家统一50周年:安沛省面貌日新月异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安沛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解放南方,统一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来,抗战的英雄精神始终激励安沛省党委、政府和人民不断奋斗,奋力谱写家乡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斯丁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生动再现斯丁族族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节庆和民间艺术的地方

怀念本波村的舂米声

在这个历史性的四月里,位于平福省布当县平明乡本波(Bom Bo)村的斯丁族(S’tiêng)文化保护区充满了编织和舂米等体验活动的热闹气氛,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旅游团来这里参观旅游。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重温斯丁族人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豪迈历史,观看战争纪念品或沉浸在斯丁族独特、多元的文化之中。

乌冲寺开设的高棉语培训班,这是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培养和支持革命干部的场所。

高棉族寺庙藏匿革命干部的故事

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南部高棉族同胞的许多寺庙成为了革命根据地,是藏匿、保护革命干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政治斗争运动和宣传活动的前沿阵地,特别是满腔爱国情怀的高棉僧侣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志明市设定了2025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RDP)增长超过10%,人均收入达到8500美元,保持经济“火车头”作用、成为全国增长的动力;力争到2030年,人均收入达到13000 - 14000美元。展望2045年,胡志明市将成为亚洲经济和金融中心,人均收入达到37000美元,成为全球吸引力的目的地”,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得说。

胡志明市:现代、富有民族特色的城市

国家统一50周年后(1974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胡志明市少数民族同胞在融入和发展过程中已迈出重要步伐。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下,目前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建设现代、文明、富有民族特色等的城市做出贡献。

山羊样子模式。

可持续减贫工作的亮点

从薄辽省福龙县贫困率最高的乡份之一,兴富乡通过采用适宜有效的生产模式现已“换台脱骨”,成为薄辽省可持续减贫工作的亮点。

昆嵩省都莫龙县蒙理乡普谢村有威望人士耶·赫朗女士引导乡民织布,为维护色当族文化特色做出贡献

少数民族同胞的坚固“支点”

昆嵩是一个位于西原北部的山区边境省,全省总人口约为597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占到54%以上,共同居住着43个民族同胞,近20%的边境居民是宗教信徒。

崇伊木女士在伊木民宿空间的篝火旁与赫蒙族儿童一起在欢乐中唱起民歌

全心全意为赫蒙族同胞发展献力的女党员

和平省梅州县杭基乡卫生站干部崇伊木女党员热心参与社会事务并积极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是社会工作中的光辉榜样,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晓乐村党支部书记陈氏秋女士为帮助吴文颁先生获得贷款成功开展貂养殖模式,恢复并发展家庭经济搭建桥梁。

尽心尽力帮助人民摆脱贫困的党支部书记

金瓯省玉显县圆安东乡晓乐(Xẻo lá)村党支部书记陈氏秋女士一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携手共建美丽村庄。

民族教育工作备受重视,为提升得乐省克容巴县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水平做出了不少贡献。

在少数民族地区播撒知识种子

经过10多年的革新,得乐省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国家优秀学生成绩与中部沿海和西原地区10个省份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在生存东岛上执行任务的海军战士。

越南长沙群岛上的日常生活场景

庆和省长沙群岛是越南海上边界主权的神圣象征。对于每一名当地居民来说,他们都把自己视为日夜守护祖先留下的每一寸土地的战士。

2024年11月10日上午,政府总理、中央消除全国危旧房指导委员会主席范明政主持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为我同胞提供温暖房屋”

消除临时危房不仅体现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精神,而且还是一项切实的举措,旨在完成可持续减贫事业,力争打造在民族奋发图强的纪元中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未来。

15号兵团“联谊菜园”模式帮助少数民族家庭提高膳食质量,改善生活条件

西原以北边境地区“民心阵势”

驻军与老挝和柬埔寨接壤长达251公里的边境线上的第15兵团已努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为建设西原以北边境地区牢固的国防安全阵势,特别是 “民心阵势”作出贡献。

第766号提案落实情况是党领导下民族团结力量的铁证。

携手改变村寨面貌

越南公安部、得乐省委、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祖国阵线委员会日前举行当地贫困户、住房困难户、政策优抚家庭、少数民族同胞住房建设扶助提案落实情况总结会议。

兴安省作者阮克豪的组照《西原咖啡—越南品牌的骄傲》获得金牌。

为边疆而骄傲

日前,越共中央宣教部牵头同越共中央对外部、外交部、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公安部、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边防部队司令部、越南摄影艺术协会及有关单位在河内联合举行2024年第三次“为边疆而骄傲”国家艺术摄影比赛颁奖仪式暨展览会。

坚定捍卫祖国领空。图自越通社

坚定捍卫祖国领空

建设精锐、现代的防空空军部队,完成在管理和捍卫祖国领空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使命是实施越共十三大所提出关于建设一些现代的军种、兵种和力量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芝县干部在古芝县新富忠乡二号滨图村占族同胞介绍胡志明文化空间

民族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团结作出贡献

目前,胡志明市古芝县共有6135户,少数民族人数1.37万多名,其中占族、高棉族和华族人占多数。5年来,有效展开民族工作,弘扬大团结力量,全县各民族同胞捐赠了72亿越盾和用了数百个工作日,在各居民区开展509个工程建设项目。

尽管地理条件非常困难,学校分布在偏远的各个地方,但山罗省数及边界县特困乡芒烂乡的芒烂民族寄宿小学副校长、傣族老师逛氏春仍始终全心全意地关爱着偏远山区学生

用爱心播撒知识种子的老师们

不畏艰难困苦、路途遥远与语言障碍,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那些年轻的老师们仍日复一日坚持扎根学校和课堂,用知识的光芒照亮着山罗省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各族同胞的世界。

岛上的原始森林属于珍稀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拥有多层种植的植物,使草州岛真正成为一座绿色岛屿

广治省战火之地的绿宝石

草州岛(又称古岛、老虎或者是草浮、密岛),是广治省海域德一座小岛,距离陆地以东15海里。草州岛面积2.3平方公里,共同居住着24户家庭。

茶荣省梂棋县爱国僧侣团结协会主席石草和尚募集款项来建设的花卉街和太阳能照明系统

充分发挥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茶荣省目前共有近400位乡贤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成为各级党委、地方政府和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重要桥梁。特别是,茶荣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乡贤对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占族少女在潘朗 - 塔占市某处旅游景点介绍宝竹陶瓷产品

充分发挥占族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宁顺省占族同胞来说,妇女始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她们不仅是家庭“守护者”、优秀农民、才华横溢的工匠等,而且也是积极进取、热情饱满的企业家,对社会做出许多贡献。

谅山省的烤猪肉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为这道美食使用多种香料,其中主要的调味料是山黄皮叶,为谅山烤猪带来独特风味

谅山烤猪赫赫有名

烤猪是谅山省富有特色的传统菜肴。该省岱依族和侬族同胞将烤猪视为婚嫁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当男方去女方家迎亲时,男方必须带有包裹在香蕉叶中的烤猪肉,以进行祭祀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