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唱(Hát bội)被誉为越南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台艺术类型,不仅带来欢乐的氛围,还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训和文化价值。

倍唱(亦称步唱、丛剧),出现在12世纪,是一种只在宫廷中为皇帝和各位官吏演出的宫廷剧类型。倍唱传入南方,并于19世纪初在嘉定地区扎根,在嘉定城总镇黎文悦时期发展达到了巅峰。黎文悦是一位非常热爱越南传统戏剧的人。

倍唱艺术在陶晋(1845-1907年)的推动下达到了鼎盛阶段,并将倍唱艺术存在至今。更向南方,当地居民开朗、豪爽的性格和该艺术类型的表演形式已让倍唱在当地民众中根深蒂固。

倍唱的内容通常讲述民间故事,旨在教育,颂扬英雄人物,强调仁、义、礼、智、信和做人道理。这些古老故事的结局总是美满的,并教导人们:行善得善,作恶得恶,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等等。

过去南部的倍唱随处演出,从城市、集市到偏远的农村,通常在春节、节庆、庙会等场合上演。随着时间的推移,倍唱逐渐不如以前盛行了,但这种艺术形式仍然稳固存在,成为越南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倍唱的肢体语言非常重要,用以表达人物角色的动作和性格。每个角色的面部化妆都有独特的风格,以区分人物性格。角色的服装包括铠甲、长袍、腰带等。道具通常有剑、刀、枪、旗、扇子、马鞭、拂尘等。

为了保护和弘扬倍唱艺术,胡志明市倍唱剧院近年来加强了宣传、连接,在一些学校进行表演,同时保持在黎文悦陵(平盛郡)、动植物公园(第一郡)等的演出。在每场演出前,倍唱剧院通常会与观众互动,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喜爱这种独特的舞台艺术类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