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博物馆的水亭。图自因特网 |
从民族博物馆的一座水亭故事...
2015年,坐落于河内纸桥郡的民族博物馆建成一座水亭,用于水上木偶戏表演。水亭规模三间八顶,建在水面上。令人意想不到,制作这座水亭的木匠,福禄木屋公司经理阮辉谦年仅34岁。
阮辉谦介绍一段视频。片中有四个5-6岁大的男孩女孩。每个人手拿着凿刀和锉刀,往一块大木头身上敲,滴滴哒哒响个不停。他说:“在撞山乡,木匠家的孩子都能拿出一手。那么有人问,我怎能记得住一间木屋所使用的上千个零构件及其复杂的术语、那么多的典故、什么时候会使用工具?这段视频就是答案。什么时候开始学艺,很难说。一切慢慢地自然地学会”。
阮辉谦攻读东方大学建筑系。在课堂上,老式建筑中的木梁、木桩、‘猪肚’的术语,浮雕的意义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得到解释。木匠们的日常工作看起来平易,但其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比阮辉谦所了解的更多。他痴迷传统木屋的建筑风格,并非小时候的简单的爱,而对其产生了尊重和理解。
选择传统木屋创业,阮辉谦曾经大起大落。光要记住木屋的零构件已很难了,别说熟练其比例和尺寸,雕刻的美观,甚至要懂风水。价值连城的木屋,主人一定要找传统文化知识渊博的资深木匠来做。但这次民族博物馆要制作一间水亭,却找到了年轻的阮辉谦。
阮辉谦花了一年的时间绘制水亭设计图,他回忆说:“水亭是代表乡村的建筑物,有的是祭祀场所。博物馆水亭则是表演场地,不能把龙、凤等灵物安放在屋顶。取而代之是撞山县木匠村的惯用模式——‘龙尾叶’,使其与周边的绿色环境相对接。我制作三间式木屋风格,但把前面的两个木桩割掉,让表演时有更多空间”。
如今,民族博物馆水亭已成为了其他地方模仿的建筑物。
越南老式木屋的建筑业曾一时衰落。而今,复兴的机会找到了守艺的人。图自因特网 |
...到年轻木匠的优势
传统木屋富有越南人为人处世的哲理。历经长时间完善和适应,越南人的传统木屋犹如与大自然融合一起,冬暖夏凉。日新月异,许多人追求现代生活与享受。但在他们对新奇时尚觉得腻了的时候,才悟出来传统木屋的价值,回归根源。传统的木屋弘扬祭祀文化,将之设在中堂间。兴建一间木屋,家长希望子女常想念祖先。
撞山木匠以前主要制作茶几、祭祀品之类的,另一门生意就是制作木屋了。而传统木屋的建筑业曾一时衰落。而今,复兴的机会找到了守艺的人。不仅阮辉谦,一些年轻的木匠也在成功之路上。“江木”商标的主人、建筑师阮江就是第二个例子。阮辉谦和阮江都出生在木匠家庭,都读建筑系,都曾经事业大起大落。但今天已在行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年轻木匠。
在现代生活的变化里,优势属于受专业培训的年轻人。有知识内涵的人,才能把传统建筑的“脉路”传承到当代生活中去。阮江一直希望把传统的建筑运用到当代设计。
传统建筑是富有价值的遗产,但仍未得到适当的关注和珍重。要让传统能够在时代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从木屋的故事说起,可以说,社会的意识既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也是最难打造出来的一把钥匙。(来源:越南《人民报》)